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今年以来,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三保”工作尤为重要。疫情之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及刚性需求不断增长的严峻形势,县财政局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三保”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超前谋划,统筹财力,确保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正常发放、机关正常运转以及民生保障等支出,兜牢“三保”底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国库库款管理,防范资金支付风险,维护县域社会经济大局稳定健康运行。
加强库款资金调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疫情防控经费和民生支出据实及时拨付,全面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最优先顺序,“三保”支出有效保障。二是结合疫情影响,积极摸底和预测各预算单位的资金需求与计划,预测全县“三保”支出、脱贫攻坚及各类工程库款资金需求,确保资金保障不留缺口。三是加强资金使用情况跟踪监测,做好库款水平预测,积极与人民银行、执收单位及预算单位对接,了解库款数据信息,加强财政收支预期管理,及时掌握库款流入、流出、余额总体变动情况。对于大额支付款项事先预测、及时汇报、科学安排,对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切实保障“三保”及各项刚性支出的前提下,积极为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定期收回财政存量资金常态化制度,及时回收盘活2年以上结转结余资金及其他工程完工结余、审计结余等存量资金。二是进一步对财政暂付款进行全面梳理清查,及时回收资金,增加库款存量。严格控制新增暂付款项,加强财政资金内控管理,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三是建立存量资金盘活使用机制,全面分析存量资金情况,及时安排、使用已上缴国库的存量资金,加快已收回存量资金的再使用,防止财政资金的“二次沉淀”,提高保障“三保”支出能力。
加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更加牢固树立长期过好“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可办可不办的培训坚决不办;可暂缓实施的支出项目资金,及时收回财政;可统筹、整合的预算资金,及时调整支出用途,用于保障“三保”、疫情防控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重点项目和重点民生支出。
加快预算执行生效。一是定期开展预算执行进度考核,依法依规加快财政支出,在着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同时,支持“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充分发挥绩效管理节支增效的作用,坚持“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支”,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今年以来,县财政库款管理工作积极有效,“三保”支出得到了有效保障,月末库款保障水平始终保持在0.30-0.80合理的区间,源头上防范了财政资金支付风险,财政平稳运行,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