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乳源瑶族自治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5-07-11 09:57:35 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量: -
【字体:

  乳源瑶族自治县统计局

  2025年7月11日

  2024年,面对经济稳增长的多重压力和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3”工作安排,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乳源实践,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拼经济、抓改革、惠民生、促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稳中向好,“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

  根据韶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数),2024年全年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128.0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1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5.22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61.84亿元、增长2.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742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由2023年的8.8:42.0:50.1调整为8.6:43.1:48.3。

  附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23.0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为现价总量,增速为可比价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3.23万人、比上年下降0.3%,其中城镇人口7.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7%。年末常住人口18.9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41%、比上年末提高0.5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9.5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79人,出生率7.7‰;死亡人口1198人,死亡率5.2‰;自然增长人口581人,自然增长率2.5‰。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4亿元,同比下降1.4%,其中,税收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教育支出5.3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4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8亿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产值8.67亿元,同比增长2.8%;林业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2.5%;牧业产值4.88亿元,同比增长1.4%;渔业产值0.62亿元,同比增长7.8%。

  从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看,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47万亩,增长3.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23万亩,增长0.4%;甘蔗种植面积325亩,下降21.9%;油料种植面积4.06万亩,增长3.4%;烟叶种植面积0.8万亩,增长3.9%;蔬菜种植面积5.77万亩,增长5.6%。农用柴油使用量1614吨,下降0.7%;化肥施用量(折纯)0.36万吨,增长2.6%。

  2024年肉类总产量1.65万吨,增长0.7%。其中:猪肉产量1.55万吨,增长1.6%;禽肉产量850吨,下降9.1%。年末生猪存栏14.75万头,增长23.4%。全年生猪出栏19.8万头,增长1.8%。水产品产量0.34万吨,增长4.4%。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万吨

4.39

0.9

其中:稻谷

万吨

3.64

1.2

蔬菜

万吨

6.94

6

甘蔗

万吨

0.15

-24.5

油料作物

万吨

0.62

3.5

其中:花生

万吨

0.52

3.1

烟叶

万吨

0.11

1

水果

万吨

2.11

-6

茶叶

万吨

0.038

-1.6

肉类

万吨

1.65

0.7

其中:猪肉

万吨

1.55

1.6

水产品

万吨

0.34

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比上年末增加1家。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4.87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14.3%。重点行业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情况:化工制品业增长9.9%,电子元件制造业增长21.2%,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13.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7.63亿元,增长9.6%。其中:采矿业产值0.85亿元,增长15.3%;制造业产值173.18亿元,增长9.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23.6亿元,增长9.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1.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92亿元,比上年收窄3.05亿元亏损,亏损企业数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5.6%。采矿业利润0.42亿元,增长39.2%;制造业利润14.05亿元,增长9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元,减少2.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1%,增长3.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73亿元,下降1.6%。年末资质建筑企业28家,比上年末增加8家。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41亿元、下降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5.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5.4%;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4.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9%。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4.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3.6:41.1:52.3。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1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4%。

  五、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2亿元,下降3.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4亿元,增长0.2%;金融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11.7%;房地产业增加值5.43亿元,下降2.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48亿元,增长2.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6%,居民服务、修理和企业服务业增长5.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0.62亿元,下降0.9%。

  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95.8万人次,增长26.7%,旅游总收入9.79亿元,增长26.2%。

  六、贸易和外经

  2024年全口径批发业销售额235.87亿元,增长7.1%;零售业销售额16.64亿元,增长4.5%;住宿业营业额1.09亿元,下降7.2%;餐饮业营业额2.57亿元,增长3.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1亿元,增长0.9%。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2.41亿元,增长15.6%,其中:外贸出口总值11.6亿元,增长16.5%;外贸进口总值0.81亿元,增长4.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5万美元,增长下降59.3%。

  七、金融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各项贷款余额86.85亿元、增长10.3%。存贷比67.1%,比上年增长3.9个百分点。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全年普通学校(不含中职,含教学点)在校学生35443人,下降3.2%。拥有普通中学8所,小学11所(不含教学点),幼儿园32所。高考录取人数1398人,增长6.1%,其中:本科录取257人,增长1.6%;专科录取1141人,增长7.1%。初中毕业录取中专1475人,增长28%。

  表2 2024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

指标

招生

在校生

毕业生

数量

增长

数量

增长

数量

增长

(人)

(%)

(人)

(%)

(人)

(%)

普通高中

996

-0.4

2977

-0.6

1000

2.5

初中

3187

4.5

9122

6.8

2619

11.5

小学

2716

-11.2

17537

-3.6

3247

3.5

幼儿园

1771

-19.7

5741

-16.1

2903

-13.2

特殊教育学校

13

30.0

66

11.9

15

66.7

  年末全县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剧场、剧院2个,电影院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9万册。

  全县体育场馆2个。各单位举办各类运动会22次。参加地级县以上运动会19次,参加比赛人数达31352人次,夺得18金18银25铜。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1个,其中医院3个(含乳阳林场医院),乡镇卫生院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卫生室9个。年末卫生机构床位688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498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02人,注册护士534人,药剂人员89人。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202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0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5人、促进创业125人。全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04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02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1元,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比上年缩小0.03。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4.7万人,增长2.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52万人,增长0.4%。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46万人,下降1.4%。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1万人,增加0.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36万人,下降1.9%。参加工伤保险3.58万人,下降1.6%。参加失业保险2.55万人,下降1.0%。年末全县城乡居民享受低保人数4106人,其中城镇居民236人,农村居民3870人。共有650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其中城镇有37人、农村有623人。

  年末全县拥有敬老院4间、床位数517张,供养人数64人,其中县城39人。社会各种捐款合计1068.8万元。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8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起;消防火灾事故108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5人。安全生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5.59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58万元;消防火灾事故34.01万元。

  十、资源与环境

  全年水资源总量29.6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8.5%。年末全县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8.23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2480毫米,比上年增长25.9%。平均日照时数1431小时。全年平均气温21.1℃。

  全县林地总面积19.48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78.51%。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规划面积9.43万亩;县级森林公园3个,面积0.56万亩;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省级2个,市县级5个),规划面积1019.85平方公里。

  注:

  1.公报中的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出生、死亡数据为户籍人口数据。

  4.全国旅游接待人数与全县旅游收入2024年均按新口径统计,增速也为新口径同比增速。

  5.2024年水资源量尚无最新数据,使用2023年数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