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我最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韶关市工商联主席,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红伟表示:“在接下来的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稳定了,能解决就业,也能促进消费,国内的经济才能流动起来。”
今年,张红伟将在全国两会上带来《关于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税负,激发企业活力的建议》、《关于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关于恢复强制婚检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ETC服务的建议》、《关于鼓励生育的建议》等7个建议。
一个企业带活山区一个县的典型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张红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倾听、收集民声民意,并形成建议提交。同时他积极参与省市人大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积极参加广东省、韶关市工商联组织和开展的企业“万企帮万村”和人大代表调研等活动,认真履行各项社会职责、献言献策,有效监督、助推了粤北欠发达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战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张红伟所在的东阳光科公司自从落户广东欠发达地区的乳源瑶族自治县以来,成为“一个厂带活山区一个县的典型”。一个企业是如何有效激活了一个原本落后山区的发展动力?
“东阳光科大量招聘乳源本地劳动力。目前全公司近7000名员工中,85%为乳源本地人。”张红伟说:“我们高度重视员工福利待遇,在韶关地区率先成为首个全员参保,全员购买住房公积金的民营企业,并直接推动乳源社保成为韶关各县(区)中唯一盈余的县(区),公司员工工资福利一直领跑全县民营企业,员工平均工资每人每月比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00元。通过大量吸收本地劳动力和贫困群众就业,并逐年提升工资待遇,有效促进了本地群众的就业,带动了贫困户的增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只要家中有1-2人在东阳光就业即可基本实现稳定脱贫。”
企业的落户还带动了乳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张红伟介绍:“一是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东阳光药业、电子材料、氟氯材料、新能源、健康养生板块的联动发展,极大带动了乳源的产业招商。永恒、凌一、硕成等企业纷纷落户乳源,实现了产业集群发展。东阳光特色多元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促进地方招商引资。上市公司东阳光科总部2008年迁到乳源,成为韶关县域经济唯一主板上市企业,通过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乳源,同时引进了先进规范的管理理念,推动乳源其它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对乳源乃至韶关吸引资本具有重要示范效益。”
“三是吸引人才落户乳源。东阳光公司先后取得一个中国名牌、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院士工作站,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这些荣誉和成果均创造了韶关第一,极大提升了乳源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我们自1998年落户乳源以来,现在已经建成电子材料、医药、健康养生三大产业集群。电子材料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腐蚀化成箔生产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产销量全球第一;医药产业厚积薄发;健康养生产业正在加快布局。”
粤东西北城市能为大湾区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与广东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的南岭毗邻而居,张红伟认为韶关等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在国家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可以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身为一名“新客家人”,他用“区位优势好,人文环境好,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南北文化融合,城市包容,人居和谐;综合交通网络发达,物流四通八达”来总结了韶关这个古老城市的特点。“再加上韶关曾是华南重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底蕴厚重;韶关比邻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能为大湾区发展提供生态支撑,提供好山好水和旅游度假休闲空间。”
他建议,“韶关可以借助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大健康产业、旅游业、林下经济和菜篮子工程等产业。依托现有产业优势,通过集约化生产,把资源、效益、安全、环保突出的企业作为重点,有选择性地发展产业集群。如以东阳光为依托,打造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以韶钢为依托,打造特钢和液压件产业集群;以中金岭南为锌都,延长产业链,打造铅锌产业集群;依托韶能宝能合作的平台,打造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等。”
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扎根实体经济,传承工匠精神
针对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网红热”,张红伟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网红和产业工人岗位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融合发展的,不管是网红还是产业工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成为行家里手,都体现了工匠精神。”
他说:“网红的出现无可厚非,是互联网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直播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疫情期间,新型消费加速涌现,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云旅游……这些线上消费新业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4月11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关于对拟发布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拟新增10个新职业。其中包括区互联网营销师。所以网红经济本身就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
“在新时代,我们既要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接纳网红这个新鲜的职业,也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引导、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扎根实体经济,传承工匠精神。实体经济要高质量发展,既要尊重企业家精神,也要培养年轻人的工匠精神。”
他认为:“首先,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生产和创造经济社会价值,离不开企业家的统帅和领导,也深刻地反映出一种企业家精神的内在成长和支撑。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新时代新发展特征亟需我们转变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振兴实体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精神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体和生产要素,更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其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需要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只有通过高素质人才精心打造优质产品,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创建更多的‘中国品牌’,加快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通过不断营造氛围,健全和完善产业工人专业培训、等级认定、业绩考核的长效保障机制,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工人薪酬福利待遇和奖励措施。这会让产业工人得到到更多的尊重,让产业工人有更高的荣誉感,使产业工人在企业安心乐业。”
将抗疫精神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是一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张红伟认为此次大会能汇聚共克时艰的正能量,切实将抗疫精神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他说:“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国家和人民以严峻考验,在抗击疫情期间,我们国家和人民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勇当先锋’,‘舍身忘死、日夜奋战’,‘精准防控、精心救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展现的抗疫精神,是继中国“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之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又一次升华,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部分,是团结一心、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张红伟表示:“在当前环境下,我们要将这种精神延伸到脱贫攻坚、科技创新、发展经济上,使其成为社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作为企业界代表,我们也应该发扬抗疫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用企业高质量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