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乳源 > 乳源简介

历史名人:虚云

时间:2017-09-17 16:08:59 来源:乳源县政府 访问量: -
【字体:

  虚云(1839~1959年)俗姓肖,名古岩,字德清,湖南省湘乡人。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二十九日寅时。父为泉州幕府,母颜氏。

  虚云年幼时,喜欢朗诵经书,不吃荤腥。清咸丰八年(1858年),时19岁,出家于福州鼓山,拜常开为师,20岁依妙莲长老落发受戒,时因父亲四处寻访,遂回避隐居岩洞,拜万佛忏之年。为除旧习气,“乃行苦头陀行,不蓄余资,不存余物”,冬夏一衲、一笠、一铲、一拂、一绳床随身,以野果野菜充饥,常在岩洞或树下,静坐观心,居无定处。23岁遵师命,回鼓山四年,水头、园头、行堂、典座诸苦行事,无不为之。28岁,复向后山岩洞,饥餐野菜,渴饮涧泉。后遍访名僧,增长佛学知识,曾经川入藏至印,并赴锡兰朝圣,后又至缅甸、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暹罗等地讲授佛学,名扬海内外。

  民国22年(1933年)虚云95岁,到达曹溪(南华寺),在广东省主席李汉魂的支持下,重兴六祖道场,修建殿字;同时又办“佛学”。时值抗日战争,虚云每日二时礼忏,以求息灾,并号召减省晚食,节省余粮,支援抗日,将善信弟子、僧徒、属土赠予的20余万元交付政府,以济饥民。101岁时,重修韶关大鉴寺,办僧伽工厂。

  民国32年(1943年)广东省主席李汉魂带领众官员护送虚云至乳源,驻锡云门,重修文偃祖师道场。时虽人力、物力和财力困难,但虚云昼夜操劳,事必躬亲。他以百余高龄,率众披荆斩棘,挑土筑堤,自烧砖瓦,改移寺向,经9年艰苦努力,共建成堂、阁、殿、楼、厅、库、寮、塔等108间,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雕塑诸佛菩萨80余尊。其时,八方僧众云集,宗风大振。同时,建立僧伽农场,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实现农禅并进,并将节余之粮钱,施济农村。

  民国35年(1946年),在广州市六榕寺设坛,追悼抗日阵亡者。后应香港僧人之请,主持和平法会,皈依者数千人。再往澳门打七,皈依者亦数千人。返回广州途中赴中山石岐建大悲法会,皈依者也数千之众。事毕回云门寺,继续完成各项工程。民国37年(1948年),春戒后赴广州市为佛教志德医院开幕并说法,复赴香港沙田慈航净苑讲经打七说皈依。返回云门寺时,有美国詹宁女士远渡重洋,前来求戒,为举禅七。民国38年(1949年),云门寺重修完毕,请南海岑学吕居士编写云门山志。1950年,虚云111岁,前往南华春期传戒,后回云门寺,着手整理历年文稿,交付编辑。

  1952年春,虚云113岁,应中央邀请,在佛源等随侍下,离开云门,前往北京。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为名誉主席。之后,令佛源先返云门,接受住持。五月,虚云与佛源起程南下,至武汉分离,虚云往云居山修复真如寺。1959年农历九月十二日于云居山圆寂,年120岁。火化后,得五色舍利百余粒。海内外四众弟子,佛教团体,纷纷举行追悼仪式,营造舍利塔和纪念堂供奉,并为老和尚编著年谱、法汇、语录、追思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