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乳源新闻 > 专题报道 > 热点专题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乳源“百千万工程”三年帮扶蝶变记

时间:2025-10-13 09:50:06 来源:县发改局 东莞长安帮扶工作队 访问量: -
【字体:

  金秋时节,稻香鱼肥、瓜果满园,农民穿梭田间熟练的挥镰、脱粒、装袋,一幅喜人的丰收画面正在乳桂经济走廊上演,这是乳源乡村振兴的“样板间”,也是纵横联动帮扶三年成果的生动实践。自2023年全省开展“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组团和新一轮对口帮扶以来,由省法院、省红十字会、广发银行组成的省纵向帮扶组团与东莞长安帮扶工作队(以下一并简称“帮扶工作队”)带着省级政策的“金钥匙”和专业领域的“金刚钻”入驻乳源,同广大瑶乡干部群众一道攻克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硬骨头”。

图片

  三年来,纵向帮扶组团和东莞长安帮扶工作队分别成立了由党组(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推进帮扶工作。期间,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70次互访调研,帮扶工作队深入基层协调工作超200次,以“纵向省级统筹+横向地市协作+专业特色赋能”的联动模式全方位了解乳源实际需求,从产业、就业、公共服务、城镇建设、消费帮扶等方面,多措并举支持乳源发展,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1.99亿元,多方搭桥牵线为乳源28个项目成功争取各类上级资金超16亿元,其中助推乳源入选省第二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获1亿元试点专项资金。

 车间织就共富梦,帮扶拓宽振兴路

  走进大布镇埕头村,由旧办公楼改造的乡村振兴车间里,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帘:数十名工人正在熟练的操作机器,赶制“乳源三宝”农特产品订单。“以前村里没几个年轻人,大家都外出打工了,现在村里搞起产业,大家也都愿意回来工作,村里又热闹起来了。”村支书笑眯眯的感慨。

图片

  大布镇“共富小苑”特色民宿

  帮扶工作队聚焦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在乳城镇、大桥镇、大布镇、一六镇等发展了一批富民兴村项目,共计打造乡村振兴车间8个,成功盘活闲置资源40处。其中,大布镇创新探索“共富小苑”特色民宿+“湿地公园”康养+“非遗工坊”文化传承+“乡村振兴车间”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推动当地“三宝”产品实现营业额超1000万元、村集体分红15万元,更带动周围200户农户主动加入“三宝”农产品种植队伍;一六镇通过构建“外来企业+强镇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打造一六镇首期550亩水稻制种基地,让联农带农成效持续凸显。与此同时,为破解乳源农产品“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痛点难题,通过在湾区设立长安乳源“运营飞地”、乳源长安(厦边)营销中心,开展电商带货活动,并积极引导企业、协会采购农产品,三年来,实现消费帮扶1120万元,协助乳源农特产品参加食博会·预博会、中国县域博览会等超20次,打造“粤字号”农业品牌10个,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认证农产品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7个。

图片

  东莞长安镇与乳源共建标准厂房

  总投资约1.1亿元、占地2.4万m²的安之源共建厂房,也是乳源和东莞长安帮扶工作队紧密协助的最好见证。帮扶工作队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抓手,重点围绕乳源“6+1”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视外引内培,推动乳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聚成势。三年来,协助乳源组织招商推介会5场,累计组织286家次企业来乳考察投资,协助引进欧莱、立东等企业,成功推动产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约54亿元,其中桂头蛋鸡养殖项目从签约到动工用时仅21天,这也得益于省纵向帮扶工作队在项目环评、用地审批等关键环节,即当智囊团又做护航者。产业发展的活力不仅体现在工业领域的突破,更延伸至商贸流通的新赛道。在帮扶工作队的持续推动下,乳源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商贸企业也纷纷瞄准这片发展热土、加速落户扎根。三年间,东鹏、弘格、喵速达电子等企业进驻设立商贸公司,年销售额超80亿元,为乳源商贸经济注入全新动能。

人居整治筑家园,教医帮扶固民生

  “以前门口空地都是堆杂物,现在家家户户院子都是花香”。乳城镇云门村林大姐说道。帮扶工作队借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投入近700万元支持该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四小园”271个,打造绿美示范点19个、美丽庭院254户,10个行政村达美丽宜居村标准,所有村实现农村集中供水、生活垃圾处理100%全覆盖。三年间,帮扶团队还围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所需,多措并举帮扶乳源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短板弱项,推动城镇融合发展。

图片

  专家会诊

  教育医疗是民生之本。自帮扶工作队入驻以来,采取“长期+短期”相结合方式,统筹考虑“双百行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需要,选派校长专家团队3人、20余名学科骨干教师驻点,常态化推动两地开展教学交流和托管项目,实现优质资源双同步,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省“双百行动”中首个县中托管项目广外乳源实验学校及广外乳源实验小学顺利落地;2025年,省委党校、广外结对帮扶乳源经验做法入选“双百行动”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在具体帮扶实践中,帮扶工作队在一六镇专项帮扶40万元创设奖学金,深化“智”“志”教育双扶行动,并统筹专项资金131.5万元,支持金禧小学“文化长廊”、八一小学“静候书屋”、侯公渡“爱心课桌”和县青少宫等特色教育硬件项目建设,助推完善硬件设施配套,提升教学环境;还持续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开展捐资助学、“圆梦助学”等活动,深度实施“红十字博爱梦想书屋”“筑梦飞鸟”等项目,累计资助金额超166万元。

  在医疗方面,得益于“组团式”和“一对一”帮扶,乳源成立了王笑民、于峰、文胜、王文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医工作室,让瑶乡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也为乳源填补了18项医疗技术空白;持续送健康进基层,提供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和惠民义诊,累计服务9755人次;推动县人民医院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县中医医院与东莞市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合作,助力湾区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向乳源下沉,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本土医疗队伍。

  多元实践强根基,特色帮扶暖人心

  帮扶工作队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开展各项特色帮扶。省法院聚焦社会法治化水平提升,推动建成115个“和美瑶城”法官联络站、9个网上巡回法庭和4个旅游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指导桂头法庭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推动开展乳源“四个一”法律服务活动,累计培训镇村干部、村民群众、学校师生等6000多人次。省红十字会通过“博爱送万家”以及助学助困、大病救助、防汛救灾等爱心行动,捐助款物超100万元;实施应急救护培训帮扶项目,为乳源培训11名救护师资,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五进”活动,1583人取得红十字救护员(初级救护员)证书,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超1万人次,助力乳源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广发银行与乳源县政府联合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主动对接乳源重点行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乳源20户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授信额度35.13亿元;践行金融央企的使命担当,深入基层宣传惠农金融政策,专设“乳源惠农贷”专案产品,打通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以来,广发银行累计向乳源县内相关企业累计放贷约20.16亿元,有效助力乳源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产业合作到特色帮扶,从民生改善到消费协作,一个个帮扶项目在乳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未来,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情”,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奏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强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