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乳源新闻 > 专题报道 > 热点专题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大布镇:一线培优,靶向发力,党建强基助“百千万工程”攻坚破题

时间:2025-04-29 17:23:28 来源:大布镇 访问量: -
【字体:

  近年来,大布镇坚持将“布谷鸟”党建品牌塑造同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等中心任务紧密相连,以干部实践锻炼作为优化基层干部成长路径、服务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依托“布谷鸟”课堂深化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聚焦典型村培育与干部能力提升双轮驱动,创新推出“布谷鸟”培优计划,为大布镇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注入强劲动能。

  突出铸魂强基,党建引领锻造“振兴强军”

  “‘布谷鸟’培优计划结合“村庄需求库+干部能力库”双向赋能机制,通过‘组织点将+部门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精准选派了30名优秀年轻干部包点联系埕头村和夹水村各村民小组,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标准、政策要求、资源优势下沉至典型村一线,实现了干部成长与村庄建设‘专业对口、精准滴灌’。”大布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针对典型村建设中“人才荒”“力量弱”“资源散”等难题,大布镇围绕“事业需要什么干部就培养什么干部”原则,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关门式”传统干部培育模式,巧借基层干部懂政策、熟业务的优势,持续深化党建品牌“布谷鸟”课堂模式内涵,创新构建“精准选派+实战练兵+长效管理”和“布谷鸟”干部培优体系,着力推动驻村干部向“兴村专员”加速转变,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典型村高质量发展动能。在埕头村培育建设过程中,从发掘谋划“多彩长塝、缤纷童年”“小桥流水、古朴赵屋”等10余个特色村组建设主题,到梳理解决一批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文旅开发等方面近60个实际问题,选派干部们逐渐由“业务专用型人才”向“综合实用型人才”转变,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骨干力量。

  突出多维赋能,机制创新激活“振兴密码”

  为确保乡村建设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大布镇结合典型村建设成效不足、村民认可度低以及规划建设中存在“死角”“漏洞”等常见问题,通过落实“督导考评+保障落实”的“多维考评”机制,将村庄建设成果与干部考核、评优评先挂钩,以实地核验、走访群众、抽样检验、比武打擂等方式,全方位检验选派干部的典型村培育建设成效,让干部们既有压力更有动力,促使“百千万工程”工作责任机制变“虚”为“实”。

  “从田间地头到项目现场,从民生小事到产业发展,短短一年时间,埕头村实现旧貌换新颜,典型村建设成效明显,这背后是干部们在一线的辛勤耕耘,更是‘布谷鸟’培优计划发挥的重要作用。”埕头村党支部书记黄新强说道。过去一年,埕头村累计投入资金1196万元建成基础设施项目11个,完成数百栋房屋风貌改造,形成了魅力环线风貌提升示范带;通过动员群众千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打造出绿美“微景观”27处,申报美丽庭院26户,成功承办了乳源县“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同时,依托发展特色产业,盘活2200㎡废弃区域打造出乡村振兴车间、“共富小苑”、共富示范民宿等新业态,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9万元,其中,“共富小苑”更是获评为“韶关青年宝藏小店”,成为埕头村的旅游新名片。

  突出服务为民,干群齐力绘就“和美画卷”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力转变“干部埋头苦干、群众靠边看”局面,“布谷鸟”培优计划以乡村治理“积分制”“睦邻制”为抓手,沿用“布·夜谈”活动成功经验,将知民心、集民意活动时长由“黑”向“白+黑”转化,通过构建典型村建设“力量前置、服务前移”机制,引导选派干部变被动“坐堂”办事为主动“上门”服务,把理论宣讲、政策落实、精准服务等工作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动员人大代表、村小组长、退休干部、村护林员等党员群众参与典型村建设,最大限度激发干群共建“百千万工程”的内生动力。

  在服务“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选派干部充分发挥“一线施工队员”力量,采取驻村蹲点形式,定期到包点村组走街串巷、敲门入户,收到群众建议20多条,收集各项民生问题45件,依托“网格化+清单式”工作模式,结合“简单事”现场办、“常规事”村上办、“政策事”部门办等分类办事法,因地制宜办实办好惠民实事、解决各类难题23个,让干部成为感知民意、汇集诉求的桥梁和纽带搭建,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未来,大布镇将继续以“布谷鸟”培优计划为抓手,坚持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通过推动干部力量下沉一线,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以干部主动作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在“百千万工程”画卷上书写出“干部成长、村庄蝶变、群众幸福”的精彩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