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镇富村公司+绿化”发展新模式
通过盘活撂荒地资源
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依托强镇富村公司平台,洛阳镇创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在坪溪村成功打造苗圃基地,实现了撂荒地向“聚宝盆”的华丽转变。
近日,笔者随强镇富村负责人走访坪溪苗圃基地看到,翠芦莉郁郁葱葱,洛神花含苞待放,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据负责人介绍,这片苗圃场于去年12月建成,通过创新“以绿养绿”“绿富双赢”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定制储苗、按需育苗的方式保障本地绿化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拓展苗木栽种、运输、销售等全链条业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基地还带动了周边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累计增加村民收入约3.8万元。据预测,基地育苗完成后总产量将达9万株,收益约8至9万元。

图为坪溪苗圃基地翠芦莉育苗场
洛阳镇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强镇富村公司的平台作用,统筹盘活闲置水田、林地、房屋等资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现已发展红薯种植150亩、竹笋种植220亩,配套建设300平方米竹笋加工厂,并实施277亩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惠及农户40余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为古母洞村150亩红薯种植地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发展产业、绿化乡村,探索出了一条联农带农富农的新路子。”洛阳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强镇富村公司已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00余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农户参与规模,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目标,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洛阳镇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还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