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乳源新闻 > 专题报道 > 热点专题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大桥镇:创意 “ 水果房 ” 点亮乡村特色图景

时间:2024-12-09 10:07:41 来源:大桥镇 访问量: -
【字体:
  行走在大桥镇的田野上,不时能看到一座座俏皮可爱的水果房,它们为大桥镇的乡村图景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已编辑图片

图片

  大桥镇水果房是以大桥高山蔬菜瓜果为原型进行设计并制作的,主要包括青溪洞黄桃,红星玉女小番茄,柯树下香芋南瓜,深源村贵妃西瓜,岐石、大坪油茶果等,将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水果房装点在田间地头,既为农户摆放农具带来方便,也具有文旅观赏打卡的作用,宣传了大桥镇的农业特色产品和农业产业。

图片  

  青溪洞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紧贴南岭国家公园,溶蚀高原地貌显著,石头山多,地势高,地表缺水,土层微薄,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1680毫米以上,无霜期长。青溪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产出的黄桃可谓一绝,个大、形正、肉脆、味甜,咬上一口,饱满爆汁,沁人心扉,对干渴的身体的一次绝佳滋润,令人充满元气。黄桃的营养价值很高,胡萝卜素的含量也比普通桃子高将近两倍,含有膳食纤维以及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常吃黄桃能够有效的预防衰老,还可以生津止渴、滋阴补肾、降低血压。

  乳源瑶族自治县际城联合种植合作社是一家集黄桃种植、初加工、销售、农旅采摘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经过近10年的发展,青溪洞黄桃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从2015年的150亩发展到今天的350亩规模,年产量约100吨,年产值可达180万元。通过“水果+直播+电商+旅游”的营销模式,全面助力水果产销,将黄桃采摘、休闲观光等农业休闲活动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乡村旅游经济,打响“黄桃+农旅”名号,实现经济增收,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结合“百千万工程”绿美建设工作,青溪洞村发展了一条围绕黄桃特色产业的“黄金”振兴路,连片山地、四旁五边种植黄桃,如今青溪洞黄桃也成为了名号响亮的特色品牌。青溪洞村逐渐摆脱了高寒石灰岩贫困山区村的困境,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黄桃村”。

情牵两岸,玉女小番茄

 图片

  今年6月种植,9月上市,亩产量3.5吨,总产值约600万元。红星村“玉女果”——小番茄产业当年结硕果,叩开了致富门。在“玉女果”种植基地,一排排果藤上挂满了鲜红可爱、玲珑剔透的小番茄,一群群农民正喜笑颜开地摘果装果,一箱箱令人垂涎欲滴的“玉女果”装上车厢运往外地……虽是秋冬季节,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图片

  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大桥镇红星村切实抓好“玉女果”项目的发展,并作为主导产业带动村域经济的发展。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奋斗,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种植“玉女果”63亩,喜获丰收,年产值约600万元,为乳源“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玉女果”基地选择在南岭山下的红星村,基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区内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工业污染,可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小番茄。通过东莞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线,大桥镇引进台商种植台湾“玉女果”,以“公司十基地+农户十文旅十市场”等模式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产品的价值外,还为农户就业增收、土地不撂荒、引进资金、旅游开发、两岸交流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公司的目标是从2023年3月至2026年2月建成大桥镇南岭田园综合体。采取农文旅融合的举措,探索“百千万工程”的发展路子。项目投资5000万元,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设种植基地;策二期建设观光、采摘、研学一体化基地;第三期建设休闲餐厅及民宿等旅游项目。在县、镇、村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第一期“玉女果”种植基地已建成并运营,产品已于今年9月上市,采摘期为3至4个月。

巾帼芳华,柯树下南瓜  

图片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大桥拾农合作社的邓仁凤是大桥镇的种植大户,她是一名外来媳妇,流转连片土地开展香芋南瓜、贝贝南瓜、贵妃西瓜、黄烟、水稻的规模化种植,带领村民尤其是在家的妇女实现就业,为我镇的撂荒地复垦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大桥媳妇的邓仁凤,曾经也是“城漂”一族,因始终对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念念不忘,2013年她决定回家乡搞生产,承包了100多亩地用于种植蔬菜、黄烟,带动村里10位妇女就业。她东奔西走,开荒、租地、学技术、找销路。2016年种植基地达到500多亩,同年底乳源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十年间,邓仁凤“厚”植干事创业精气神,“结”出高质量发展硕果。她带领村民们克服重重困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开垦荒地、流转闲置土地,种植基地面积从100、300到上千亩,带动就业人数从10人、20人到现在的上百人。到2023年底,拾农合作社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且种植面积还在继续扩大,吸收了20余位种养大户作为社员,带动的就业人数也已经从本村扩大到镇区其他村的村民。到了农忙季节,用工高峰时期达到200多名工人。农户在得到流转收益的同时,劳动力也得以解放,使得农民实现“上班工资+土地流转费”双收入。
  她的合作社也越办越好,合作社已注册“深源春”商标,近年来陆续获评“立信商户”、2020年度韶关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2022年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单位、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荣誉及证书。种植的蔬菜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出来的高寒山区蔬果不仅深受珠三角人民的喜爱,其中的香芋南瓜更是收到了来自台海的好评。


  去石漠化,高山油茶果

  种植油茶不仅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治理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大桥镇以绿色产业发展作为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抓手,发动群众共植树造林,开展抚育和国土绿化工作,油茶种植有效彰显了生态治理效果。位于岐石村中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大坪村的亚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油茶企业的佼佼者。中顺公司采用公司+科技+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培养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目前自有油茶种植基地近万亩,合计进入采摘期的有6000亩。


  2021年,大桥镇获评省级“一镇一业”油茶专业镇,岐石村成为省级“一村一品”(油茶)专业村。岐石村地处高寒石灰岩山区,曾一度存在较为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曾是当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油茶树是天然的抗燃树种,耐旱、耐寒,前期五六年投入后,进入盛果丰产期后,油茶树就变成持续产生收益的“绿色银行”。
  在大桥镇一共建有32个水果房,它们分布在红星村、岩口村、红云村和深源村4个村委。大桥的水果房以独特的设计理念与丰富的功能内涵,为大桥镇的农业产业升级、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传播注入新的动力,让大桥镇的农业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大桥镇的乡村魅力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