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种植的是奥奇娜扁包菜,今年亩产平均是12000到15000斤,最高能到18000斤左右。”赖雄辉介绍道,“我的包菜主要是销往珠三角地区,也会卖到饺子厂做馅料。一次出货量大概能有二十万斤。”
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蔬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理、采收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仅为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更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长期雇佣村里20多名村民来做帮工,最多时候能有40多名。他们一年在家里干活就可以增收2-3万元。”赖雄辉说。
赖雄辉从2021年开始返乡种植蔬菜,亲力亲为,经过除杂草、翻耕地、开垄沟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后,把村里让沉睡的“撂荒地”焕发了勃勃生机,“明年计划继续开垦撂荒地300多亩,春季主要种植辣椒、豆角、香芋南瓜等;秋季主要种植芥兰、包菜、白菜等。”
据了解,大桥镇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强化乡村振兴车间建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继续推进大桥高山蔬菜瓜果、“大桥石鲤”等优势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今年共发展商品蔬菜种植基地23124亩,主要有上海青、白萝卜、包菜等品种,预计总产量26299吨。坚持以“优品”促“优价”,带动当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等途径增收,把“前景”变“钱景”,擦亮大桥镇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农业专业镇”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