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场景在桂头镇随处出现。近年来,乳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施国家级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通过生态空间、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产品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得以实现,奋力打造韶关样板。
进入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自桂头镇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乳源以规划为引领,将“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三提三化”示范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空间无序、产业低端、生态环境乱等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建设步伐,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向纵深。
以乡村规划引领 打造优质空间资源
走进桂头典型镇,见干净平坦的水泥地在村子里一眼望到头,白墙黑屋顶、古色古香的房屋错落有致,前房后屋,大池塘、小花园……“现在的村子之所以整得那么漂亮、这么有桂头特色,主要得益于继承传统历史和听取群众意见。”乳源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道。
以共享促进共益 增强村民幸福感
“乳源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是疗养胜地。”一名居民说。近年来,乳源不断强化各项举措,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小步“追清”,大步“追治”,全县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提升,生态补偿效应进一步显现——2024年度乳源获生态补偿金2.1亿元,水质指数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以资源转化变现 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资源转化变现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乳源给出了答案——用深度融合的“金钥匙”打开生态价值转化之锁,让好山好水得到快速“变现”,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持续“赋能增值”。
开设旅游路线。乳源通过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创建岭南国家公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整合利用山水林瑶禅谷等资源优势,开辟农禅纳福休闲游、绿野仙踪康养游、南岭寻幽古道游、瑶族风情体验游和田园野奢露营游5条全域旅游路线。2022年至今,五条精品旅游路线产生旅游收益约3.12亿元,生态价值得到高效转化,生态产品变现能力持续增强。
开发生态产品。乳源加强生态品牌培育,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茶叶、生物制药产业,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全县种植优质稻8万亩、特色水果26265亩、瑶山茶8740亩、高山蔬菜54590亩、中草药14890亩,成功创建省级蔬菜、瑶药、油茶等3个产业园,推进精致农业规模化发展。建立“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做优做响“乳源三宝”“瑶山茶”“乳源油茶”等品牌,培育“一村一品”33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2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3个。宝华农科公司山茶油成为了广东省首个碳中和食品、全国首个山茶油碳中和产品。目前,瑶药产业园中5家实施主体与25个村集体分别签订联农带农协议,每年按投入资金总额的10%及其资产性收益率3%进行分红,2023年分红已落实87.48万元,生态产品价值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