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乳源新闻 > 专题报道 > 热点专题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桂头镇:探索“党建+产业+绿美+乡风文明”相融合模式,提升群众幸福感

时间:2024-05-20 10:44:52 来源:桂头镇 访问量: -
【字体:

  王龙围村位于桂头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与武江区重阳镇交界,辖内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自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以来,桂头镇王龙围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头号工程”力度,壮大农旅产业发展、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村庄绿化美化、涵养文明乡风,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图片

桂头镇稻田

建管并行 勾勒和美乡村“实景图”

  “这些年,道路硬底化了,家家户户门口围起了小菜园、小花园,还新建了小广场,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村民也要配合支持,将村里的环境面貌建设好。”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王叔竖起了大拇指。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底色,王龙围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思路,落实常态清整、集中治理和长效管护等举措,发动村民200余人次,拆除乱搭乱建10处,破旧危房1处,清理村道村内杂草杂物100余处,处理畜禽散养12处,形成村居环境从“被动整治”到村民“主动整治”的良好氛围。

图片

四小园建设

“整治提升人居环境不仅要做好清拆工作,“见缝插绿”也同样重要,除了外立面整治提升、四小园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外,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也都在逐步推进。”据王龙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王军凤介绍,目前,全村完成农房外立面提升179栋,修葺建设“四小园”围栏2195米,安装路灯95盏,种植香樟、红叶石楠等各类乔木1000余棵,栽植海棠花、相思草60余株,设置村道绿化带微景观8处,村庄风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共治共享 绘就文明乡风“同心圆”

  “一起搞卫生、种树还能兑换礼品,去年我凭借平时参加志愿活动积攒下来的积分,兑换了一把伞、一瓶洗衣液和沐浴露,今年我参加了更多活动,努力积攒积分,争取兑换更多东西。”王龙围村志愿者王茂娥高兴的说道。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王龙围村积极探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制定《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将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家风传承等乡村治理重点工作融合到评分细则中,评选“整洁庭院示范户”和“文明家庭示范户”,以“党建引领+积分示范”,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使村民自治行为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图片

王龙围村道绿化带微景观

  “有了积分奖励,大家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都更加积极了,也更加愿意参与到村集体的各项活动当中。”王龙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王军凤说道,在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的影响下,村中农民志愿者的数量正逐年增加,村民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深挖潜力 谱写强村富民“振兴曲”

  村里环境变好了,也越来越多人回家发展了。水稻是桂头镇乡村振兴的产业之一,今年全村种植早中稻1500多亩。据了解,为将王龙围千亩良田打造成集农业生产、农旅观光体验、农产品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探索出一条以“智慧农业+三产融合”为特色的未来乡村振兴新路径,桂头镇引进浙江两山集团、中国城乡控股直接参与“千亩方稻花飘香”项目的运营打造,探索“水稻+N”轮作种植思路,培育稻虾、稻虫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提高水稻增加值。同步建设稻谷烘干中心,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王龙围香稻品牌。推动村庄“两闲”资源腾笼换鸟,改造闲置王龙围小学、猪棚等区域,建设田园研学基地、稻梦空间、稻田咖啡馆等项目,进一步吸引人流,带动农副产品销售。

图片

王龙围村种植树苗

  如今,王龙围村正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的道路上一步步完成华丽蜕变,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接下来,王龙围村将持续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致富、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上下功夫,让“百千万工程”成效惠及群众,让村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