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一六镇坚持打好“引、聚、用、育”组合拳,做好做优做细人才服务工作,充分汇聚五湖四海人才之力的澎湃动能,以“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助力镇域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一六镇为乡贤人才回乡发展提供良性政策支持,根据人才发展领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回报家乡意向等各方面综合考量,在回乡投资、用地审批、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最大政策保障。同时,一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组织开展“春夏秋冬勉‘云门5季庆元旦 迎新年’非遗展演活动”、第三届沃柑开园节、“助力乡村绿化 共建绿美一六”全民植树活动等各类大型活动宣传推广驿站,吸引外出企业家和贤达人士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目前,一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已经发掘本土“田秀才”6人,培育本土“乡创客”3人,涉及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农村电子商务、土地规划管理等行业。
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激活农业科技创新原动力,一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积极培育壮大高附加值现代农业。林青山等一批农业专家进驻镇人才驿站,多次到镇内各村指导农业生产,并紧密结合镇域水田土质、供水、气候等特点,推荐种植具有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米质优、“双香型”、口感好等优势的“青香优033”“青香优19香”再生稻,其中,“青香优19香”再生稻已成为2024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之一。食用菌种植人才熊桂林通过技术培训、远程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户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1000余人次,从2021年试种“赤松茸”的1亩试验田,至2023年的300亩,年产值已达到1200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更带动乳源周边乡镇推广种植赤松茸上千亩。
2022年以来,一六镇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不断深化柔性引才模式,将高端人才引进来、前沿技术带进来。正因为一六镇“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真情邀约,以林青山、劳秀霞为代表的智库专家才愿意为一六所用、为一六献力。林青山教授入驻驿站后,通过采取“周末专家”的新模式,多次利用采用线上指导、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水稻种植耕作技术培训,帮助众多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将良种良法良技推广到田间地头。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智库专家劳秀霞通过研判一六镇各村委古村落文物保护情况,从加强特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强品牌设计等角度给出了专业性的指导,为一六镇强化镇域空间规划、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响一六特色品牌提供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各类人才先后开展了考察调研、引才活动、培训活动、主题活动等各类活动30余次,活动参与超一千人次,达到引进一人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培养一批的效果,为一六镇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罗屋村的外来媳妇钟巧群,在一六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于2017年建起了全县首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通过网上电商平台销售沃柑、蘑菇、灵芝等农特产品,解决农户产品滞销问题,帮助当地村民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坚持“销出去”与“引进来”双管齐下,运用“旅游+农业”新模式,推介乳源旅游景点、体验农事采摘等活动,吸引珠三角游客,销售额年年攀升,年营业额已突破60万元,助农产品走出深山走进大城市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下一步,一六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人才振兴,立足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发展需求,发挥拓展一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人才交流、聚集、引培、服务等功能,进一步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把人才之智、人才之技充分融入到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当中去,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镇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