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神农帝开荒制器,今有炎黄孙朝耕暮耘,“种”这一字,贯穿始终、继往开来。作为一直以来以工业兴盛而闻名的小镇,乳城镇也默默探寻着“种”字的奥秘。今年以来,乳城镇紧抓“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立足独特资源禀赋,深入挖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模式,以“种”为抓手,全面铺开稻果种植,逐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党建引领拉动农民致富,让产业兴旺回馈初心使命,不断焕发乳城镇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种植之首,粮食为先。今秋,乳城农民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一片片金黄色的田地中传出收割机的轰鸣声。今年以来,乳城镇不仅大力推广“稻鱼共生”“稻果轮种”等种植模式,提高稻田利用效率,更是同强镇富村公司合作,紧盯“不落半亩粮田”的目标,对闲置、撂荒的土地进行复耕复种,进一步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乳城粮食总量达2334.6吨,今年预计粮食总量可达5679.6吨,乳桂经济走廊上也已有70亩撂荒地迎来“新春”。
坐落于乳桂经济走廊的大群庙背新屋村依山而立,是远近闻名的“杨桃村”,山好水好养得桃果香甜,家家户户种植已有二十余年,300多亩杨桃树每年产量30多吨,年销售额超过80万元。为了进一步增加村中杨桃销售量、延伸杨桃制作产业链条,在乳城镇党委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持续增强村集体发展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庙背村村长兼致富带头人同大群村委会签订“杨桃等蔬果类加工厂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协议,在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的同时,深入探索庙背杨桃二产加工,形成高附加值杨桃产品,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坐落于乳桂经济走廊的大群庙背新屋村依山而立,是远近闻名的“杨桃村”,山好水好养得桃果香甜,家家户户种植已有二十余年,300多亩杨桃树每年产量30多吨,年销售额超过80万元。为了进一步增加村中杨桃销售量、延伸杨桃制作产业链条,在乳城镇党委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持续增强村集体发展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庙背村村长兼致富带头人同大群村委会签订“杨桃等蔬果类加工厂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协议,在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的同时,深入探索庙背杨桃二产加工,形成高附加值杨桃产品,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绿藤红果,阵阵清香。金秋时节,迎来了“稻莓轮种”时草莓的种植旺季,云门钟屋村党员流转的田垄上,一簇簇长势正好的藤叶映入眼帘,一颗颗红灿灿的小草莓匿于叶间。“稻莓轮种”对各位种植户而言是一次新的、有益的探索,为了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增加村民收入,乳城镇党委号召下设行政村党组织的党员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办合作社,流转土地开展“粮食+草莓”的绿色生态轮作,新的种植方式不仅促进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更是彰显出党员带头开辟致富路、一腔热血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