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1:04:38
来源:大桥镇
访问量:
-
8月10日,正值立秋伊始的丰收季节,笔者走访大桥镇,看到了农作物丰收的壮观景象。茶果满山、水果满树、瓜果满地、椒果满枝、一派派丰收的景象里,处处飘溢着丰收的喜悦,辛勤的农民露出了甜美笑容。
大桥镇地处高寒石灰岩山区,属喀斯特地貌,较明显的特点是海拔高、温差大、气候异常等。镇域总面积384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社区),总户籍人口约4.6万人。近年来,该镇为抓好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工作,注重因地制宜,注重发挥优势,注重产业发展等,坚定不移探索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走出了符合石灰岩山区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产业生态化的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力量。

据大桥镇党委书记黄祖胜介绍,经过三五年时间打造,全镇主要有六大生态产业:即油茶产业、花生产业、水果产业、南瓜产业、禾花鱼产业、辣椒产业。目前,这六种产业把镇村推向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的活力。 在歧石村大墩里油茶种植基地上看到丰收场面,数十座连绵不断的山头,全是长着郁郁葱葱的茶树,两三米的树枝,挂满了结实的茶果,沉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该基地技术人员站在茶林中笑着说:“今年油茶大丰收,这片山地挂果的茶树100多万株,预计产量120万斤。”

据大桥镇相关负责人讲述,全镇现有油茶树种植面积3万亩,挂果油茶面积1.6万亩,年产茶油约150吨,年产值2400多万元,种植油茶的企业、农场、农户都获得良好的效益。 在该镇的红云、石角塘、红光等村委,原来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南瓜基地,一望无际的田地中,处处都可见到鲜嫩芳香的南瓜,如画如图如诗的丰收景象,如刻在石灰岩上的壮美画卷。 据大桥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驻站人才——大桥镇公共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办)高级农艺师邹新华介绍,今年全镇种植南瓜1.2万亩,亩产4500斤/亩,年产约2.7万吨。其中香芋南瓜9000亩,年产约1.8万吨,已成功申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

邹新华谈道,在产业生态化推进过程中,镇委、镇政府特别注重村户的实际,切实做到宜茶种茶、宜果种果、宜瓜栽瓜、宜椒育椒、宜鱼养鱼等。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中下真功夫、使大干劲、用大能量,力求种一品成一品带一片富一方。 如根据土质、海拔、温差等的特点,在红星、青溪洞、石角塘等村庄,种植了不同品种的水果,面积2380亩,总产量约1177.5吨,总产值超过1300万元。效益较为明显的是黄桃,今年挂果面积800亩,产量300吨,产值400多万元等。 镇域内的中冲、核桃山、三元、岩口等村庄,以全国稻渔种养综合示范基地、大桥石鲤地理标志为依托,大力发展稻渔生产。2023年面积达到4700亩,总产值约1400万元;还有大坪村、青溪洞村、红光村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种植辣椒3450亩,总产量超过1000万吨,总产值约2000万元;此外在石角塘、均容、武丰村根据土质特点种植了5000多亩花生,年产量达到300多吨,年产值1200万左右,同时,镇委、镇政府还引进了加工花生油的工厂,形成了产业链。 如今,大桥镇不断加大产业生态化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石灰岩山区的生态品牌,描绘“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