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质量是统计的关键环节,基层基础是统计的数据源头。县统计局以“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为契机,全面夯实基层统计基础,扎实推进“五有七化”建设,初步形成了“队伍优良、工作规范、数据真实、台账完善”的基层统计工作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优质的统计数据服务。
落实“五有”建设,在组织上强保障。严格按照省市统计局要求,全面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做到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一是配强优化统计队伍。县、镇、村(居)三级逐层明确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安排统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全县设有统计员126人,实现了县、镇、村(居)统计员全覆盖;同时,县、镇还分别成立镇域经济监测和第一产业统计工作专班,确保了统计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全面提升工作环境。全县9个镇分别安排不少于1万元的经费预算,专项用于统计宣传、培训、日常办公。镇一级设立统计调查室,安排相对独立的办公室,配齐专用电脑、文件柜、资料盒、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统计调查室标识牌、统计制度统一上墙。
推进“七化”建设,在规范上保质量。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全面提升乡镇统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乡镇统计调查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乡镇统计调查室工作制度》《乡镇统计调查室职责》等,通过方案制度推进“七化”(人员专业化、信息网络化、管理制度化、报表规范化、资料档案化、指标台账化、工作法制化)建设。一是上好统计专业辅导课。县、镇两级分别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其中县级每年不少于4次、镇级每年不少于1次,着重从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规范完善重点户台账、校对审核统计数据、规范归档统计资料、科学依法取数报数、统计法律法规学习等方面提升基层统计员综合业务能力,全县上半年开展统计业务培训12次,共240多人次参训。二是规范数据获取及审核。通过业务培训、实地指导、电话了解、走访督导等方式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行为,明确数据采集、审核、评估、汇总、上报等各个环节标准,督促严格按照流程取数、加强数据比对审核、规范报表上报,做到数据真实、数出有据。三是规范管理统计台账。县、镇、村(居)三级按要求同步落实电子台账和纸质台账,如实建立健全电子统计台账、种植养殖大户监测台账,规范填写统计台账,及时收集和装订原始报表。
强化“法治”建设,在管控上见实效。将法治融入基层统计,全力确保依法统计、数出有据。一是加强统计法规宣传。通过下乡镇、进企业、入住户、抓培训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员、种植养殖大户、群众等群体的普法宣传,宣传讲解《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全民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意识。二是加强巡查指导。从数据源头上抓质量,从日常统计上抓“两防”(防弄虚作假、防少报漏报),每月加强基层统计数据的报送审核,联合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联合评估,综合运用“双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年度考评等方式开展巡查督导,确保统计数据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