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乳源瑶族自治县基层治理方式发生了可喜变化,把重心转移到村(社区)级,并要求村级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为治理工作的重要责任人,必须挑起农村治理的大梁。
该县认为,村级组织始终是管理民众最基层的单元,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执政组织、政权组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等。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提高基层农村治理水平十分必要,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农村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
为做好农村治理工作,该县县委把重任放在村级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肩膀上,并采取多种措施和不同的方法,推进此项工作开展。如在今年的7月29日至31日,该县县委组织部举办了2015年村(社区)书记、主任培训班,来自全县115个村(社区)的书记、主任130人参加了专题培训。县委书记吴春腾授课,分析了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作了深入的探讨。要求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必须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基层治理“带好头”;加强村民小组监督管理,为基层治理“铺好路”;大力推进依法治村,为基层治理“护好航”等。如在“带好头”方面,从五个角度着手,即加强学习,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健全民主集中制,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强化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党员队伍凝聚力;健全制度,从严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等。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学法、带头守法、秉公用法、积极普法。
与此同时,还要求村级支部书记、主任,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做好新常态下信访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等。
(韶关日报2015年8月12日A2要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