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乳源新闻 > 专题报道 > 热点专题 > 创建平安乳源

韶关市2017年度综治暨创建平安宣传工作方案

时间:2017-08-15 15:36:59 来源:乳源县政府 访问量: -
【字体: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平安建设群众满意率、知晓率、参与率以及群众对党委政府抓平安建设工作满意率,充分展示政法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成果,倡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自觉性参与平安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紧扣宣传主题,掀起宣传新高潮。宣传工作是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平安建设是通过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使一定区域范围内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工作过程,涵盖社会政治、社会治安、经济秩序、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等方方面面。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主题,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掀起一轮又一轮宣传新高潮,确保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突出宣传重点,汇聚宣传新能量。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内容,从广度上、深度上、密度上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多渠道、多角度对内对外开展宣传工作,发挥舆论引导、树立典型、鼓舞士气作用,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促进“平安韶关”建设。

    一是要加大对市委政府工作部署的宣传力度。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平安建设十大工程”实施具体项目、相关政策、措施和制度等情况,重点宣传报道平安创建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宣传创建工作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以及人民群众对创建平安韶关的认识、体会和感受,宣传创建活动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和成效,进一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创建平安韶关实践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共创共建共享平安韶关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

    二是要加大对增强群众安全感的宣传力度。平安是福,平安是金,平安是老百姓的祈求,平安是老百姓的心愿,平安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理念.人们居家需要平安,出行需要平安,工作需要平安,娱乐需要平安,饮食需要平安,购物需要平安,就学需要平安,就医需要平安等等。建设平安韶关,就是要满足老百姓这种需要,为老百姓的生活创造一个平安的环境。要紧扣“群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这两个重要考核指标,重点对各地、各成员单位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政法工作群众满意度,采取强力措施增强群众安全感的工作经验和成效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扩大群众知晓率,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认同感,为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工作鼓与呼。

    三是要加大对典型人物和经验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发挥宣传媒体在推动创建平安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宣传报道各地、各部门在平安创建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案例,宣传推广群防群治等综合治理的先进工作经验。通过正面宣传,弘扬正气,努力提升全市群众安全感和对创建“平安韶关”工作的满意度。

    四是加大对重点焦点热点特点的宣传力度。建设“平安韶关”是个大平安概念,要通过全市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平安创建,积小安为大安,以一地的平安确保区域的平安、以区域的平安确保全市的平安。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企业、平安交通、平安林区、平安边界、平安景区、平安村居、平安社区等一系列基层和行业的平安创建载体,及时收集平安创建工作推进中的新措施、新典型、新经验和新做法,捕捉“重点”宣传信息。要围绕基层关注,牢牢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基层群众呼声和需求,捕捉“热点”宣传信息。要围绕工作难点,发现和排查各类“难点”问题,捕捉“焦点”宣传信息。要围绕工作典型,捕捉“特色”宣传信息,为平安创建宣传工作扫除“死角”和“盲区”。

    三、完善宣传机制,构建宣传新格局。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宣传工作,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满意度为切入点,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载体,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新格局。

    一是建立平安建设宣传领导机制,把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列为年度目标考核管理重要内容,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落实专人负责宣传工作,促进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基本形成报纸天天有文章、广播天天有声音、电视天天有图像、网络天天有登载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立平安建设宣传责任机制。各地各部门和各级政法单位要建立完善平安建设宣传责任机制,注重宣传工作的时效性,确保宣传内容及时发布和更新,并制定宣传工作奖励方案,把平安建设宣传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员,做到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效果,确保宣传报道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形成宣传效应,推动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是建立平安建设宣传报送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以宣传本地区、本部门落实平安建设的举措和经验、平安建设主题活动和经典案例、平安建设先进人物典型、平安创建宣传情况为主要任务,加强信息动态的报道和报送工作,及时发布和上报平安建设信息,真实、及时、准确反映本地区本部门平安建设工作动态。其中,各乡镇、街道和县(市、区)直有关单位信息联络员每月向当地平安办上报两条以上;各县(市、区)平安办和市直各成员单位信息联络员每月向市平安办提供信息两条以上,提供新闻线索一条以上,宣传工作和信息报送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每季度通报一次,形成规模宣传效应,营造平安创建活动的声势和氛围。

    四、拓宽宣传渠道,撷取宣传新硕果。各地各部门要坚    持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始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全力营造平安建设宣传环境。

    (一)着眼社会,确保平安宣传随处可见。要以“铺天盖地、随处可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目标,努力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一是市、县(市、区)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二级机构要在门前重要路段、街道等公共场所和显要位置设置宣传创建“平安韶关”公益广告,悬挂、张贴公益宣传横额和标语口号,精心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各镇(街)要在政府(办事处)所在地醒目位置制作高规格固定宣传牌、刷写3至5条宣传标语;各个行政村在村主干道、人员聚居处刷写不少于5条宣传标语,大力营造农村地区的平安宣传氛围。二是利用文艺汇演、有奖征文、知识竞赛、巡回宣传车及编印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将宣传活动延伸到基层单位和乡村、到组、到户,增强平安建设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利用城市公共场所、服务窗口和市、县(市、区)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及二级机构、镇(街)政府(办事处)所在地的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宣传阵地,通过滚动字幕、宣传图片、循环播出平安建设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全力扩大平安建设宣传的社会覆盖面。

    (二)瞄准亮点,全力组织媒体深度宣传。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定期向新闻单位通报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部署、重大活动及其进展情况,通报政法综治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重点,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共同挖掘平安创建工作亮点,使新闻单位更好地了解、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2014年至今,市平安办与韶关日报社合办《平安韶关》杂志(季刊),与市电视台共同开辟每周一期的《平安韶关》电视栏目,其中,《平安韶关》杂志已编辑出版11期,每期56版,刊稿50多篇。《平安韶关》电视已拍摄播出75集,逢周六晚上8时32分首播,逢周日重播两次,每集时长15分钟,覆盖全市各地,受众近100万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各地各部门要积极组织稿件向新闻媒体投稿,及时、准确反映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真实情况和效果。各级新闻媒体对平安宣传工作要高度重视并主动支持配合,在版面、时段、节目安排上给予充分保障,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全市平安建设宣传工作“一盘棋”互动格局。

    (三)盯住基层,推进城乡平安宣传活动。要注重活动的普及性,精心策划各种主题鲜明、吸引力强、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平安建设的内涵,使创建活动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佳效果,促进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参与“平安韶关”创建活动。一是平安巡防天天有。各地要通过加强各警务室、治安岗亭的值班守控,加强公安民警、镇(街)专职巡防队伍路面巡逻,加强专兼职、义务巡防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对“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的专项打击,提高对违法犯罪的威慑作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以政法干警下基层为依托,组织广大政法干警深入农村(社区)、深入群众,通过包单位、包乡镇(街道)、包(社区)村庄、包企业,走村入户进行法制宣传,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对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平安传单家家有。组织乡镇和街道干部开展“走千家、进万户、送平安 ”等面对面、心贴心的平安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发放平安建设宣传单,做到每家每户都有一份宣传单,每个宣传栏上都有平安建设的宣传内容,进一步增强创建“平安韶关”工作的广泛性。三是平安宣传时时有。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全市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为各地各部门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不断将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引向深入。尤其是要在中小学校内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增强广大中学生和家长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加强对平安宣传工作的督促和检查,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加强宣传工作。

    (四)创新方式,切实提升平安宣传效果。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现代传媒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通过专题、专版、专栏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平安韶关”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内容,宣传创建活动对保障群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对工作扎实创新、成效显著的县(市、区)、镇和基层组织、示范户及时宣传推广,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发挥典型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一是发送平安短信祝福。手机作为社会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重要,普及率在成年人中几乎实现了“全覆盖”。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电讯运营商的联系和协调沟通,开通手机平安彩铃、平安短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广大群众发送平安短信或平安祝福。

    二是链接平安微博网页。《韶关平安办》微博以“创建平安韶关、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报道各地各部门最新工作动态,指导开展平安建设工作。各地、各成员单位要将自身门户网站与《韶关平安办》微博进行有效链接,组织和发动干部职工上网浏览,强化创建“平安韶关”意识,增强在职人员参与创建平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关注平安微信平台。要进一步提高“韶关平安办”微信公众号在社会中的知晓率、覆盖率和影响力,提升群众的关注度。《韶关平安办》微信公众号是由市创建平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建的网络信息平台,负责组织推进和具体指导全市综治和创建平安工作,内容分文字和视频两大类,实时全面反映创建“平安韶关”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各地、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动在职人员及家庭成员、亲戚好友扫描“韶关平安办”微信号,确保关注人群总量大幅提升。其中,各县(市、区)关注人群每月要达到300人以上,市直各成员单位要实现在职人员全覆盖。市平安办将适时对关注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及时通报。

    四是刊载平安基础知识。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本地本部门门户网站网络平台作用,积极利用门户网站上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基础知识和宣传标语(附后),设置“安全理念和防范知识”宣传区,每年组织1-2次有奖知识问答,通过微信平台发布问卷,在微信上提交答案,加强与在职人员的沟通互动,扩大添加微信号人群,增强宣传工作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