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乳源新闻 > 专题报道 > 热点专题 > 创建平安乳源

乳源:“八项举措”筑牢防火墙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时间:2020-07-30 17:25:14 来源:县委政法委 访问量: -
【字体: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3日《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及全社会要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支持,为新时代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乳源瑶族自治县“八项举措”筑牢青少年成长安全防火墙,守护5.6万瑶汉族青少年健康成长。

  守正家庭成长摇篮,以平安家庭创建源头守护青少年。建立长效协作机制,从源头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县委政法委、县妇联等联合印发《乳源瑶族自治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作机制》,明确11个部门在工作中各自的主要职责及协作事项。将关爱保护妇女儿童工作纳入村(社区)绩效考核,督促镇村一级将关爱保护妇女儿童工作抓实抓细。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抚育费纠纷等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在审理涉及家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离婚案件时,坚持把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利益放在首位;确定子女监护人时,着重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家庭和谐稳定。在全市率先开展“妇联+检察院”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合作机制,此创新做法得到了《南方》、《南方+》等省级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聚焦文化市场治乱,净化青少年成长文化环境。扎实开展文化市场监管。2020年上半年,共办理经营性娱乐场所、网吧、艺术品经营备案单位行政审批23宗;召开全县文化娱乐行业行政许可听证会3场,进一步加大了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力度。截至6月底,全县开展文化市场执法检查157次,出动执法人员2480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205家次,查处了一宗涉嫌经营非法出版物的案件,收缴非法书刊58册、盗版光碟25张。二是扎实推进“扫黄打非”以网络文化市场、音像市场、出版物市场整治为重点,强化日常监管,开展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1-5月份共出动执法2460人次,巡查书店、景区、网吧、电影院、印刷厂1160场次,收缴售假光碟25张,收缴非法出版物58份,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有力净化了乳源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为全县瑶汉族青少年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立足文体全面发展,建设青少年文体生活设施。一方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着力推动镇、村一级公共文化建设补短板、创亮点、见实效。目前,启动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提升工程。上半年,开展各类文化艺术公益培训6期,含培训课程120节,惠及群众近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进一步提高。举办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大众创艺·多彩新时代”文化艺术作品征集及展览活动、《背着房子去旅行——贝类动物的世界》科普展览活动、“五彩瑶乡·文化乳源”惠民巡演活动、“不留白色污染·打造绿色古道”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全民悦读·亲子故事会”“瑶族风情音乐会”等群众文化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线上线下服务群众17.6万人次。另一方面,夯实基层体育基础。一是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对全县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了摸排,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规划方案,拟从夯实校园体育基础、引入社会力量委托培养、强化业余体校训练、健全体育竞技机制、推动综合运动中心设施建设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体育人才储备,推进全县体育事业长足发展。二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县一级11人制标准化社会足球场新建、改扩建工程,镇一级篮球场、文体广场建设提升工程。三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成功举办了西京古道环保徒步行、“财税杯”篮球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注重法制入校入心,推动法治校园建设。不断推进法治校园建设,推动普法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积极打造校园普法阵地,通过调动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和学法兴趣,培养学生的守法和用法意识,通过耳濡目染的方法来让孩子学会法律和安全知识保护自己。利用校园广播及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建设,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和青少年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学校走廊悬挂普法宣传图册,营造深厚宣传氛围。在全县各校开展法律知识的绘画、手抄报、征文等评比活动,推动青少年学法守法,在学校营造讲法治、讲安全、讲和谐的浓厚氛围。选派24名资深法官、检察官、干警兼任辖区内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法制课堂6096节(课时),开展线上普法课堂48场。

  织牢校园周边治安防护网,打造平安校园“防火墙”。全面落实“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按照“一校一策”制定护校工作方案,在校园门口、上下学集中路段“三见”,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二是加强学校治安、周边食品和校车安全管理,实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保障校园内外食品安全。三是加强“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站岗护学。四是治安、交警、巡警、派出所落实好开学期间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指导强化校园复学期间内部保卫安全,网警加强涉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加强校园涉疫人员信息研判预警。五是开展重点人员摸排防范校园周边肇事肇祸。在校园周边地区做好易肇事肇祸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滚动摸排,会同职能部门及早关注盯紧,及时教育转化,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结合“护苗行动”加强矛盾纠纷摸排化解。派出所利用“八个一”勤务机制开展家庭矛盾警情走访,加强情况摸排、采取措施开展教育引导。严厉打击涉校生性侵、故意伤害、“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传销犯罪等,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快速处置突发案事件。将学校纳入治安巡逻签到点,纳入“1、3、5分钟防控圈”机制,确保对涉校园安全案件第一时间出警处置,确保师生安全及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成长。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辍学,全县农村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1%。落实教育补助政策,对就读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专及本科以上的贫困学生100%落实生活费补助。截止2020年上半年,全县共发放生活补贴228.6万元,免除学费5.5万元,惠及农村贫困户子女1421人(次)。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和学生返校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注重统筹安排,积极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邀请韶关学院教授为全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人数200多人,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线上教育期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云班会”、《复学第一课》和团体心理辅导课,指导学生有效应对学习和升学压力。今年以来,乳源未发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案例。

  家校社会齐携手,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一是设立县级青少年维权岗(县检察院),抓好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二是全面推进校园禁毒宣。大力推进校园禁毒教育宣传,全县共建设省级毒品预防示范校11间,2020年上半年共开展禁毒宣传“六进”之禁毒宣传进学校活动共10场,县委书房、县长等县主要领导为禁毒宣传代言,营造校园禁毒、防毒良好氛围,促进师生认清毒品危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三是积极推进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议。出台《关于建立“一站式”询问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取证机制的意见》,减少因多次询问、反复询问对受害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四是着力加强未成年保护,坚持惩戒和挽救相结合,落实“少捕、慎诉、少监禁”刑事政策。全面落实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其中适合成年人到场参与讯间8人次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进行亲职教育2次,聘请韶关市心理协会心理咨询师对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援助3人次,对符合司法救助范围的1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今年以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共同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稳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完成对全县63所学校创平安校园验收工作,经各学校自主申报、县教育局考核验收、县平安办审核、县创建平安乳源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认定乳源高级中学等63所学校为2019年度乳源瑶族自治县“平安校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