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溪镇社工站举办的“小小非遗传承人”养成计划公益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中,30名瑶族少年在瑶客共生广场以歌声、舞步和瑶乡故事讲解,向家乡交出了一份文化传承的青春答卷。据统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9期,为近千名游客呈现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7月初启动的“小小非遗传承人”项目,通过5期专项培训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小小非遗传承人”队伍。8-16岁的孩子们系统学习了瑶族语言、长鼓舞技艺、过山瑶文化等知识,并深入八一瑶族新村展厅和瑶客共生广场进行实地演练。在服务过程中,15名小讲解员们身着传统瑶服,生动讲解“过山瑶”的文化内涵,让静态的展品“活”了起来;12名小舞者以简化版十二式长鼓舞,跳出瑶山少年的蓬勃朝气;3名童声演绎着《瑶绣谣》,清澈的嗓音将梧桐花、八角香的意象唱进观众心里。来自深圳的游客王先生赞叹:“孩子们不仅会讲,还会唱瑶歌、跳长鼓舞,这样的文化体验太难得了!”
“刚开始站在陌生人面前说话都会脸红,现在我能自信地讲解瑶族婚俗了!”12岁的赵小花在结业仪式上分享道。像她一样,许多孩子从最初的羞涩胆怯,逐渐成长为落落大方的文化小使者。该项目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感。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女士特别点赞:“孩子们讲解、唱歌、舞蹈时眼里的光彩,比展品本身更动人!”
结课仪式上,30名小小非遗传承人均获颁荣誉证书和特色纪念品。游溪镇社工站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该项目升级为常态化文化志愿服务品牌,计划开发“小小非遗传承人+研学旅游”等延伸活动,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成长为瑶乡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这个夏天,游溪镇用创新实践证明:当传统文化遇见青春力量,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