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溪镇大寮坑村委八一瑶族新村瑶族刺绣展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火热展开。为弘扬瑶族非遗文化,培育乡土人才,游溪镇以新建成的瑶族刺绣展馆为阵地,启动“瑶绣薪传”公益教学项目,吸引附近村民、学生和手工艺爱好者参与,让千年瑶绣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走进八一瑶族新村瑶族刺绣展馆,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展馆内,传统绣品与现代展陈相映生辉,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非遗工坊”教学区。数十名学员围坐在长桌前,手持针线,在非遗传承人赵腊婢的指导下,学习“挑花绣”“十字纹”等瑶绣核心技法。展馆依托丰富的实物展品和影像资料,将教学与历史文化讲解相结合,学员不仅能掌握针法技巧,更能深入理解纹样背后的图腾信仰、迁徙故事和自然美学。
本次教学活动以“传承+创新”为主线,分设“基础班”与“提升班”。基础班面向零基础村民,传授传统服饰刺绣、挂件制作等实用技能;提升班则聚焦文创产品开发,邀请设计师与学员共同设计瑶绣背包、杯垫、饰品等商品,并与本地企业合作搭建产销链条。
50多岁的赵老师带着家中珍藏的绣片来到课堂,手把手教年轻人复原传统纹样:“年轻人学得快,还能用手机设计新花样,老手艺和新点子结合,肯定能走得更远!”目前,镇里已有20多名绣娘加入到瑶绣加工乡村振兴车间里来,将不断推出更多创新产品。
游溪镇以刺绣展馆为枢纽,推动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教学活动中,镇党委书记马振球表示:“我们不仅要让瑶绣‘活’在展柜里,更要让它‘火’在生活中。”为此,展馆同步启动“瑶绣工坊”孵化计划,为优秀学员提供创业指导、产品展销和电商培训支持;同时联合周边旅游景点,推出“瑶绣体验一日游”线路,游客可参与刺绣DIY、民俗摄影等活动,带动乡村人气与收入双提升。
据悉,教学活动将常态化开展,每月定期开设2场课程,并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云课堂”,扩大非遗传播覆盖面。未来,游溪镇计划以瑶绣为切入点,打造“非遗研学基地”,让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