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在桂头镇莫家村,刚忙完农耕的农民兴奋地告诉笔者:“这下可算好了,我种植的水田都能种上双季稻了”。而就在一周前,莫家村辖区内长达5.8公里的农用水利淤塞严重,水渠末端的农田经常断水,这可把忙于农耕的村民们急坏了。
早在7月9日晚,镇党委书记带着农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来到村里开展“民情夜访”,村民当即反映了农用水利的淤塞问题。没过几天,镇政府就组织劳力施工,解决了村民反映迫切的问题。
活动开展近一个月以来,桂头镇积极响应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镇领导班子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农村基层、进村入户开展“民情夜访”,零距离、面对面倾听群众的窝心事、烦恼事,现场为村民解决难题、解除忧虑,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开展“民情夜访”的次数多了,群众也越来越愿意向领导掏心窝子话。起初,桂头镇阳陂村村民邓声田认为领导干部入户夜访是在作秀,长久不了,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反映的问题马上得到了解决。原来,邓声田十年前把一块宅基地租给县烟草公司建烤烟房,现合同十年已满,他想拆除烤烟房来帮儿子建房,但手中的合同已经遗失了,自己几个月来向有关单位反映却迟迟得不到回应。7月28日晚,他向前来夜访的桂头镇副镇长邓晓辉反映了该问题,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镇、村干部就联系上县有关单位协调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感谢政府,这下自己可以着手准备建房子了!”邓声田乐呵呵地说到。
截至目前,全镇党员领导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76户、873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25件,已解决问题16件。对未解决的问题,镇党委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台账,要求领导干部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门回访,说明原因,落实解决办法和期限。桂头镇“民情夜访”的实践在领导干部中形成了“打着电筒走夜路,坐在农家问民情”的浓厚氛围,有效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提高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