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专题辅导报告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志愿服务条例》,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重点,扎实推进我县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县委书记陈大川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邀请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谭建光,犯罪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暨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暨南大学法律与政策实践中心主任江勇,分别为与会人员作专题辅导报告。谭建光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志愿服务发展》为题,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10条经验”和典型地区的探索,分析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如何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为我县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江勇详细解读了《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背景及重要意义,对我县准确把握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陈大川强调,自2018年8月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积极持续开启一系列探索性实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喜人的工作成果,各有关部门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夯实基础、破除瓶颈、创造亮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入新阶段的今后时期,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一要坚持主线任务,确保文明实践方向不偏。要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通过利用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实践中心(所、站)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的作用,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学习,为奋力推动乳源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二要破除工作困境,确保文明实践热度不减。要重点聚焦破除阵地网络设置不优、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经费保障后劲不足等问题,持续建设优化实践阵地、延伸文明实践点,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管理,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作用,带动形成“群众教育群众、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推动文明实践细水长流;三要深化融合联动,确保文明实践合力不散。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打破各方资源壁垒,形成工作合力,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系统谋划、一体推进,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建共享与共同富裕。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同志,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县委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党组(党委),县有关人民团体党组,省、市驻乳有关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