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一、逢六是大桥镇的圩日,4月26日,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文明圩日”“文礼新学堂”“石阶除道”系列主题活动在这里盛大举行,吸引了大批村民的参与。
在圩镇广场的舞台上,一曲《祖国啊我永远爱你》红叶舞蹈翩然开场,舞者们身着红衣,裙裾飞扬,将满腔赤诚化作舞步,引得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这是“文明圩日”文艺文化活动的开场一幕。紧接着,红歌班以一曲《红军哥》将观众带回烽火岁月,大桥镇红色故事宣讲员赵诗怡深情讲述的《铁龙头红色故事》,更让不少老人红了眼眶。“这些节目让我们想起过去的日子,也让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村民许阿婆抱着孙子感慨的说道。随后,快板《孝老爱亲传美德》以清脆的节奏传递着家风文明,而县传习馆歌手刘远方的一曲《北京的金山上》,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文明圩日”恰似一场盛大的文明集市,在圩镇集市上热闹开场。活动采用“集中服务+自主活动”的创新模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温暖与关怀送到了群众身边。圩镇集市上,20余个志愿服务摊位沿街排开,犹如一条流动的“文明长廊”。在非遗文化展区,瑶绣、竹编、农耕老物件等展品吸引村民驻足观赏。“这是我们瑶族的刺绣,一针一线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摆摊志愿者手持瑶绣香囊,向游客介绍乳源瑶绣的非遗魅力。另一边,一群身着精致瑶族服饰的志愿者,热情洋溢地向过往群众展示着瑶族服饰上精美绝伦的刺绣图案。农产品展示区展示乳源的农特产品中,大桥的高山茶油、富硒大米、十分土花生油、南瓜面、芭蕉粉、葛根面应有尽有,另外还有大布镇薯干、腐竹、笋干,洛阳镇茶叶,必背镇辣椒等等,以此助力本县农产品的品牌传播与销售。
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义诊、瑶医瑶药志愿服务摊位前,医生耐心地为群众把脉问诊,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提供艾灸等诊疗服务;普法宣传摊位上,驻村法律顾问和志愿者热情地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群众答疑解惑;心理咨询、社会服务、消防安全、反诈禁毒等志愿服务点前,群众络绎不绝,志愿者以专业的服务和贴心的讲解,为群众排忧解难。
“小朋友们,拿起你们的彩色笔,将你们喜欢的图案画在书签上……”在观澜书院的“文礼新学堂”内,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文礼新学堂”之“纸间拾趣,书签传情”手工书签制作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6名小学生围坐桌前,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干花、贴纸、彩色笔等材料,开始制作手工书签。活动最后,孩子们手持自己精心制作的书签,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文明实践志愿者表示:“通过‘文礼新学堂’,我们希望将传统文化与文明理念融入孩子们的指尖,让文明的种子在幼小心灵生根发芽。”
当“文明圩日”的喧嚣与“文礼新学堂”的温馨渐渐散去,志愿者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大桥村古道公园西京古道五里桥段,开启“石阶除道”“绿野拾光”活动。他们手持镰刀、火钳、垃圾袋,沿着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拾级而上,认真清理着古道上的落叶、杂物,仔细修复着破损的石阶。在他们的努力下,古老的西京古道重焕生机,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也见证着志愿者们为守护历史遗迹、传承文明精神所付出的努力。“这条古道曾是商旅要道,如今我们守护它,也是守护文化的根脉。”志愿者小刘擦着汗说道。村民张伯站在一旁感慨:“以前古道荒草丛生,现在你们常来清理,走起来都舒坦多了!”
这场以文化为媒、以服务为桥的活动,不仅为群众送去温暖,更在山乡间播撒下文明与希望的种子,静待秋实。“文明圩日”不仅是服务的窗口,更是凝聚人心的桥梁。接下来,大桥镇将持续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持续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让志愿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