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232MB2D060374/2024-00017 分类:
发布机构: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4-03-22
名称: 乳源:推动“三项融合发展” ,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3-2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乳源:推动“三项融合发展” ,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发布日期:2024-03-22  浏览次数:-
01

推动“双示范区”融合发展

提升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和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自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乳源坚持“双示范区”融合发展,结合“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努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和全域旅游服务“双示范”作用。

 图片

  一是以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提升赋能“百千万工程”。
  
2023年,乳源统筹安排专项债、涉农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3300余万元用于全域旅游建设,其中投入约2500万元用于镇村一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环境提升,涵盖旅游驿站、旅游公路、旅游便民设施等,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成6个环南水湖生态旅游驿站及一批“两中心融合”服务点、自然研学配套设施、环湖生态公厕等便民设施;完成乳城镇文商旅服务点建设和温泉游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成东坪镇民族风情长廊雕子塘综合驿站,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雕子塘村培育建设;推进大桥镇南岭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西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和大布镇风车主题精品游径开发。今年,乳源还将投入3000万元,从历史文化街区——洲街盘活开发、典型镇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带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巩固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并为文旅招商引资奠定良好基础。

图片

图片

   二是以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作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乳源将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为促进文化资源扩容提质和均衡配置的重要抓手。目前乳源已完成了78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建设任务,达标率为67.24%。同时,建成瑶客共生文化园,并通过风度书屋、稻香书斋、比邻书房等建设,有效拓展了镇村一级公共文化阵地。创新打造文化惠民项目“瑶乡剧场”,推出本土文艺品牌“南岭星空音乐节”,不断改良提升“绣美瑶乡”“瑶山讲古人”“阅读风向标”等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创排民族特色文艺精品,2023年度开展流动演出100余场次,为镇村群众提供了优质且丰富的文化盛宴。今年,乳源将结合典型镇村培育目标,继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提供更具质感、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此外,还将借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和市级试点政策,继续谋划推进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建设。

图片
02

推动“双产业平台”融合发展

夯实“百千万工程”文旅产业基础

  作为“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积极打好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组合拳”,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方式,搭建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双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联农带农,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同步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图片

  一是全力打造乳源非遗文创产业发展平台。
  
在“一袋旅游手信”战略部署下,乳源启动“瑶山有礼”文旅融合亮点工程,累计投入省级文化补短板专项资金、专项债和县财政资金1400余万元,建成了全市首个非遗文创孵化基地,成立了非遗文创产业促进会,构建起了政府牵头引导、促进会运营管理的发展模式,孵化非遗文创产品9大类300余种,注册本土文创品牌十余个,并通过“基地直销+网店销售+活动展销+景区酒店合作销售”的方式不断扩大营销渠道,带动瑶族绣娘和瑶药种植户增收致富。2023年至今,由基地孵化的瑶绣瑶药经络锤、瑶绣香囊等拳头产品月均销售额提升50%以上,订单遍布全国各地,有力促进了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了粤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走出去”,非遗文创孵化基地也成为全县“百千万工程”改革创新案例的项目节点之一。今年,乳源将进一步丰富基地业态,研发推出更多爆款产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文化产业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是大力建设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平台。
  
2023年,乳源精心打造了农禅祈福休闲游、南岭寻幽古道游、绿野仙踪康养游、环南水湖生态游、民族风情体验游、田园野奢露营游等旅游精品线路。
  同时,立足于民族地区天然禀赋,着力发展瑶族风情旅游产业,全面打造瑶族文化主题酒店、银鼎级文化主题旅游饭店——遇见·过山瑶酒店,建成瑶族非遗(乳源药浴疗法)体验中心,完成雕子塘瑶族风情长廊一期节点建设、瑶客共生主题民宿基础设施建设、必背大村精品民宿建设以及瑶族特色文商旅街区——瑶街建设提升工程,推动云门5季文旅度假地一期项目澳斯特酒店投入运营,启动云山谷度假酒店项目前期工作。

图片

  此外,大力推动民族风情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进农旅综合体,推出“A级景区+瑶族风情展演”“温泉酒店+瑶药熏蒸泡浴”“星级民宿+瑶族刺绣设计”“农旅综合体+瑶族民俗活动”等亮点项目,进一步擦亮“世界瑶乡 疗愈圣境”旅游城市名片。去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211.46万,同比增长63.05%;旅游收入13.18亿元,同比增长66.02%;限上住宿企业营业额1.0234亿元,同比增长20.3%。目前乳源已成立瑶家源文旅产业发展平台公司,并与省旅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下一步将进一步挖掘提炼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拓展民族风情游的内容厚度,并通过“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文旅+大健康”等高渗透度和高融合度,串联整合现有文旅资源载体,全力以赴招大商招好商,力争把乳源发展成为广东省最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

图片
03

推动“双健身圈”融合发展

加快补齐城乡体育服务设施短板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群众体育活动和日常健身需求,乳源大力实施以国家体育公园为核心的全民健身圈、以镇村公园广场为核心的全民健身圈“双健身圈”建设,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

图片

    一是进以国家体育公园为核心的县级全民健身圈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和民族体育事业长足发展。
  
依托东湖公园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配套设施,规划打造国家体育公园核心区,并择址建设体育赛事活动场地,优化现有体育设施配置,整体提升全县体育赛事活动承办能力。2023年,成功举办、承办了全省青少年轮滑锦标赛、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铁人三项赛、格瑞德国际绳索救援亚洲赛等多项专业赛事。同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建设特色鲜明的小公园、小球场、小广场,进一步盘活利用综合运动中心等体育场馆场地资源,用好用活2个十一人制标准化社会足球场,落实好公共体育场馆场地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15分钟健身圈服务日益完善和便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是按照“一镇一策”“一村一策”,拓展基层群众体育活动场地,实现乡村便捷健身圈全覆盖
  
2023年,投入300余万元,推动镇村一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镇一级篮球场、文体广场建设提升工程,为全县9个乡镇的行政村以及有条件的自然村配备和维修全民健身器材,为人民群众“家门口”的体育休闲活动提供了新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动“双示范区”“双产业平台”“双健身圈”三项融合发展,是乳源立足县情和现阶段发展方向,结合“百千万工程”考核指标要求,全面深入实施的战略行动。接下来,乳源将紧紧抓住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廊道规划和建设等机遇,发挥“绿美广东”南岭生态屏障核心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优势,写好“绿美”文章,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牢牢把握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各项抓手,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加快提升文旅体产业整体实力,以文广旅体领域高质量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