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广东乳源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5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依托开发区建立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2018年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元,2020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韶关首个获批的县域级高新区。高新区规划总面积561.56公顷,现已开发面积为400多公顷,已形成东阳光高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园和富源工业园一区三园,一园一产的发展格局。现入驻企业65家,其中规上企业 41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3.0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7.38亿元,全口径税收3.40亿元。东阳光高科技园是东阳光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上市公司“东阳光科”的总部所在地,占地173.2公顷,现有企业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87.35亿元。目前拥有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东阳光化成箔、阳之光亲水箔3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电子信息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东阳光药业和锂电新能源新兴产业的也在加速发展。新材料产业园面积为109.95公顷,共有企业8家,其中规上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1.02亿元。新材料产业园依托东阳光电化厂、东阳光氟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积极发展氯碱化工、高端氟系列精细化工等新材料产业,形成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富源工业园规划面积278.41公顷,现有企业4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4.71亿元。园区重点发展电子材料及生物医药产业。现有三协电子、胜蓝电子、富之光、富仕达和曼陀罗医药产业园等电子材料及生物医药产业。高新区现形成了以电子材料、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为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实行精准招商,为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绿色食品和保健品的健康产业体系。
二、重点亮点工作
(一)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大健康产业及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孵化体系。乳源高新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省科学院下属广科双创公司合作共建广科乳源创新园,引进广东省科学院乳源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加强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为乳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科技研发、孵化培育、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孵化器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乳源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医药大学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韶关学院乳源生态健康产业服务中心、墨话非遗瑶绣、云耕科技产业咨询及东阳光科技、曼陀罗医疗科技、中科智联万森生态科技、天行健律师事务所等高端科研服务机构及优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创新园以培育孵化健康产业项目为重点,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倍增壮大,推动园区形成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二)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为推进高新区“以申促建”整改工作,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园区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高新区从三个方面推进园区信息化管理:一是建设智慧园区。高新区在信息化技术和现有管理体系基础上,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建设一套智能化的园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围绕环境质量改善、污染减排、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控、环境监管等方面,建设园区智慧感知一张网,包括运营管理中心,信息化基础平台、智慧服务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智能大数据平台、智慧应急平台、智慧环保平台,形成综合监控、安全防护、信息发布、招商管理、节能环保等功能于一体智能化系统。以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及园区管理水平,创新和提高园区管理模式。智慧园区已完成可研和建设方案。二是建立危化品车辆入园线上预约管理系统。高新区引导新材料产业园企业东阳光公司建设车辆入园预约管理系统,现已启动运营,实现危化品车辆分时段入园,有效降低了园区安全风险隐患。三是打造5G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目前园区5G产业基础及配套设施完善,具备形成产业和5G通讯应用技术相融合的经济规模和带动力强劲的5G智能产业园基础。通过提升软硬件发展5G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智能巡查、智能安全管理、智能检查、智慧交通物流的创新应用。5G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前期规划基本完成,正在建设一期工程,5G基站已开建,相关配套设备已进入采购流程,部分设备进入安装阶段,软件系统已进入测试运行阶段。5G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运行后,将大力推动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一流5G产业发展新生态。
(三)加大土地储备及标准厂房建设,拓展园区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加快收储未开发地块;二是加快建设富源工业园绿之源包装食品有限公司西侧地块占地面积36.3亩的标准厂房,今年计划建设完成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三是完善园区土地退出机制,加快清理整治低效闲置企业用地。四是努力争取在一六镇东七村委乌丘塘进行扩园,面积约171.95公顷(合2579亩)及新材料产业园南侧600亩的扩园指标。为县“十个一工程”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提供承载空间保障。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新区正大力推进东阳光公司乳源高新区生产基地“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工作,通过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产业强链、产业延链、产业补链的“七链”体系,探索高新区产城融合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树立东阳光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打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绿色高端制造业标杆。
(五)完善高新区体制机制,建立高效服务队伍。一是根据省级高新区管理办法要求,实施修订高新区三定方案,增设科技创新股室;二是增设园区服务中心事业单位机构及编制人员,专职负责招商引资及企业服务工作;三是建立园区建设管理平台公司,负责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筹资及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打造服务高效、亲清政商的一流营商环境,开展好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招商引资工作。
三、奋斗目标
高新区以实施县委“十个一工程”为抓手,规划园区发展定位,推动园区向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健康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扶持,加快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加快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推动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平台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十个一”工程为主的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效服务队伍;推动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高质量融入“双区”建设。